学佛入门

自卑的我是如何通过学佛找到了自信的

自卑的我是如何通过学佛找到了自信的

samadhi 2年前 2 0

我平时走路习惯俯视,与人交谈总是小心翼翼,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动作,说话小心也只是怕说错话而已。 没想到,有一次同学聚会,好朋友的一句“我认为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令我听后很吃惊,于是问她:“大家都知道我很坚强,抗挫能力强,你怎么会这样说呢?”朋友的回答更令我意想不到:“首先从你的走路、...

居家懈怠衣食不供、产业不兴,修行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居家懈怠衣食不供、产业不兴,修行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samadhi 1年前 2 0

南无释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年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开悟证道,宣说法义从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等共四十九年。其中就有这样一则公案: 有一天南无释迦牟尼佛率领众弟子在外弘化途中,佛陀要求阿难尊者为同行的比丘们交流法义。 于是,阿难尊者为大家宣说精进的重要性,赞叹精进的功德。...

社会存在不公就不感恩祖国、不感恩社会了吗?

社会存在不公就不感恩祖国、不感恩社会了吗?

samadhi 1年前 2 0

“我们辛辛苦苦出这么多力,收入还比不上演员的零头。” “实干的比不上会巴结上司的。” “干活是我的事,好处是人家的,太不公平了。” 我经常听到有些朋友愤愤不平地发着牢骚。 应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社会分配不公、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贫富差距大等。也许,我...

习惯是怎样养成的?这群汗流浃背的大姐们给了我答案

习惯是怎样养成的?这群汗流浃背的大姐们给了我答案

samadhi 2年前 2 0

6 月的天,即使是早上,虽然没有一丝阳光,校园里葱绿的环境也让人感到闷热。 今一大早,保洁大姐们就从二三楼将经过挑选的桌椅搬到楼下来,摆放在指定的地点,当我见到他们时,他们已经是满面汗珠,满脸通红,汗水已湿透衣背。有人告诉她们,一会儿会有一辆十三米长的大车来装走 500 张桌椅,要全部...

名犬患犬瘟奄奄一息,美女主人佛前许愿,结果来了神医

名犬患犬瘟奄奄一息,美女主人佛前许愿,结果来了神医

samadhi 1年前 2 0

我是个爱狗之人但狗运不佳。 我前后领养了两只狗,竟然都是“犬瘟热”的病狗。一只死了,另一只在奄奄一息时,由于我虔诚求佛,佛祖显灵,“派”来了个“神医”救了它的命。 我养的第一只狗狗是串串犬“小小”。她出生 13 天与我结缘,可仅 4 天,它就因患“犬瘟热”走完了生命旅程。我在公园树林里一...

“念佛的人就是佛”吗?

“念佛的人就是佛”吗?

samadhi 2年前 2 0

网络上有人说:念佛的人就是佛,心心念念都是佛,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佛。这个观点对吗? 首先了解一下,从凡夫到佛陀有多大的差距,中间有哪些粗分成就的层次。凡夫学佛修行断除我执方可入初圣成罗汉,罗汉又分四果;进而断除我法二执方成菩萨,菩萨依证量从干慧地到十二地到等妙觉菩萨层次相当多。佛是...

从人们对杨振宁的是非评论中,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从人们对杨振宁的是非评论中,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samadhi 1年前 2 0

对于杨振宁的为人在很多人嘴里褒贬不一,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一种说法:“当初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回国,现在祖国发展好了他也回来养老了”。这个现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他的同胞眼中却充满了不理解和争议。 说起杨振宁有些人知道他 35 岁获得了诺奖,但他被更多人熟知的却是他 82 岁时迎...

她不顾家人病苦,一门心思吃斋念经,这是放下我执吗?

她不顾家人病苦,一门心思吃斋念经,这是放下我执吗?

samadhi 1年前 2 0

学佛修行是增加福报,成就解脱的殊胜际遇,但是有的人学佛后却不顾家人病痛、不顾孩子期盼,一门心思住在寺庙里吃斋念经,认为这就是放下我执,就是修行,这种做法对吗?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实例: 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母亲皈依学佛了,大多数时间都是去寺庙里诵经拜忏。常常把父亲一人丢在家里,即使父...

为什么施用了关爱,却不一定是真利他?

为什么施用了关爱,却不一定是真利他?

samadhi 2年前 2 0

关爱大众,慈悲众生,这是每个佛弟子都知晓的基本行持,并在生活中处处关爱对待大众,然而没有正知正见作为基础的关爱能真正的利他吗?会真正的给众生带来真实利益吗? 农历六月十九是南无观世音菩萨法缘日,乘此殊胜因缘我们一行人去正法寺庙参加法会,同行者中有位 79 岁的李姓老人,尚未皈依三宝。...

你是否也沉迷在“甜蜜的陷阱”里?

你是否也沉迷在“甜蜜的陷阱”里?

samadhi 1年前 2 0

生活中,一旦遇到危难、重疾、不顺等,用常规方法又难以解决的情形时,往往众生就会寄于烧香、拜佛、求保佑,希望借由佛菩萨的加持来渡过难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然而,一当渡过难关后,往往又失去了觉苦的动力,对佛菩萨的慈悲加持也全然抛之脑后,继续沉溺于为求利的忙碌之中,...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